讀著奚淞『三十三堂札記』之三的【信】時,讓我想起了同事跟我提起現在讀小學的姪子讓她姐姐很頭痛。
不是不會讀書,而是不想讀書,生活方面也懶散得讓家人都受不了,不管怎麼責罵都沒用。
護士工作的煩忙讓同事姐姐照顧家庭分外吃力,想到小孩這樣不聽管教,無時無刻都是身心俱疲的狀態。
【信】裏頭描寫奚淞的朋友的孩子成為不良少年,最終離家出走。
一年年尾奚淞收到這孩子寄來的信,信中說他討厭這個世界,也問奚淞是否會討厭他?
躊躇許久奚淞寫下一封信寄給他,最後查無地址,信最終沒有到孩子手上。
信的內容有些我很感觸的話,在此節錄與大家分享:
『孩子,我一點也不討厭你。甚至,設若我看到你不好的行為,真的起了討厭之心,應該也不是那麼重要的。
重要的是,你絕對不可以討厭你自己!能夠活著,能夠做人,是多麼難得的事。
孩子,在這裏,我勸你《努力〉、〈上進〉,彷彿是多麼陳腐的話語。
其實說穿了,是尋找使自己真正愉快的方式而已,
有一天,你覺得自己夠好,覺得活得一點也不後悔,
那就是心中蓮花開放的時候了。』
父母因為愛,所以做出自認對孩子最好的管教方式,
但現今繁忙的社會裏,你不知不覺的會將工作上的壓力與不快帶回家裏,
所以你沒有耐心,也不願意花時間與孩子溝通,你用最簡單卻最衝擊的方式來對孩子,就是責罵。
你罵說孩子為何不懂體諒你的辛苦,不懂感激你對家庭的付出。
父母的責任不是讓孩子變成班上的第一名,而是再成長過程協助孩子找到自己,最適合孩子的成長模式。
一昧念書我們不會有吳寶春,我們這輩有多少人都是學不以致用,最後鬱鬱在不喜歡的工作環境裏浮沉著?
佛家說法每一個人都是佛,只是內心的佛性被自身的五毒(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)所遮蔽而不自知,
人生在世修行不是對外求,而是放下自身的五毒
!如果在你眼裡孩子是好的,你就會用良善的方式引導他,
當然身為父母的你很辛苦,處在上有雙親要照料,下有孩子要教養的處境中,
你累了,徬徨了,無助了,
請相信你自己內心也有蓮花的種子,
放下了五毒,蓮花(佛性)終究會美麗綻放的,
與你的孩子一起!
此魚籃觀音為奚淞老師作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