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今年家族在清明假期最後一日進行掃墓。
『慎終、追遠』是在中國人墓園最常出現的四個字。
你,如何看待這四個字?
還是你從來沒有”pay attention to”?
『父母壽終時,應盡禮盡哀,對遠代之祖先,祭禮要誠心誠敬追念。』
有人這樣解釋;立意不錯,但若變成只執著於儀式,
那就難怪(孝女白琴)、(電子花車)成為台灣葬禮的特色了。
【作事要慎重思考將來的結果,眼光要看遠,不貪眼前之利益。】
當然你也可以這樣思考,這就比較貼近勸世文的風格,適合當成家訓。
爺爺當時觀念先進,在還是普遍土葬的時代,說出火化的要求。
也因為爺爺的決定,每每看到他人辛苦的割草,
慶幸家人們可以從容地祭拜。
方丈行年至此,在經歷過多次的死別,
對自己的後事有了這樣的想法;
那就是:火化,隨風去!
死亡是人生的最後一站,無法選擇不要,不管是短是長,終究會來臨。
日前方丈跟家人聊到葬禮時,跟家人提出了這樣的想法。
尤其是不會有後代的我,更確定這麼做是對的。
【生前思考好自己的後事,不要讓後世子孫辛苦。】
這是我對爺爺『慎終、追遠』下的註解。
不管從後代子孫的角度,亦或是環保的議題,
我這肉體,從無到有,當然也要從有到無,這才完整,對我而言。
方丈這樣想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