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從小就吵著我爸媽要養狗,還記得第一隻狗是喜樂蒂,那是小學五六年級的事情吧。
那時候我家還住在台北市裡,因為街道都是車,所以只敢在傍晚帶著它在住家附近溜溜
(well,我的意思是 嗯 大小解),從沒有離開太遠。
通常是我爸或是我媽開車帶著它,當它生病需要去醫院時。
還記得有一天我下午放學回家發現它好像不舒服的樣子,
打電話給媽媽,媽要我帶它去醫院。
「要走很遠耶!」我心想,從來沒有帶它走那麼遠過,不知為何,我還是這麼做了。
剛開始時還好,可是當我們開始走到它沒有走過的地方的時候,
我發覺它有點不想走了,可是,我心想就要到了,就硬拉著它前進,
就這樣,在快到醫院之前,他一直一直的掙扎,最後掙脫項圈逃開了。
當下我整個人慌了,愣了一下之後馬上向前追,
可是它在我眼中越來越小,一直到消失不見。
上氣不接下的我不知所措,該繼續找,還是放棄;
就這樣在路上站了好久,好久,
眼淚開始往下掉。
都忘了是怎麼回家的,心裡想的是怎麼跟爸媽交代,
先進門的媽一知道狗走失之後對著我發脾氣,問我為何不小心呢?
「我不知道,我不知道,我也不想阿!」
這些話我都沒有說出口,因為我,一直哭。
就這樣結束了有狗陪伴的日子,不到一年吧。
它,我叫它Billy。
往後,儘管走失狗的傷痛已經淡忘了,但是始終提不起勇氣跟爸媽說還想養狗,
還記得花了很多錢買的,所以不敢在提。
直到進了大學,一個住在三峽的同學說家裡的母狗生了,問我想不想要,要送我。
回到家故意有意無意的跟媽媽聊到這件事情。
「不好吧,沒有時間照顧啦!」
「我照顧我照顧,好啦,媽,我好想養狗喔!」
拗不過我的媽,最後還是同意了。
還記得是一個初秋微涼的星期天,爸開著車帶著我跟媽一路到三峽同學家帶回了它。
再謝過同學後小心翼翼的抱著它上車,
我連抱著都是戰戰兢兢的,那時候的它才剛一個月大。
「想給小狗起哪個名字啊?」在回家的路上,媽媽這樣問我。
看著窗外移動快速的風景,一個名字在腦中出現;
「Billy!」我淡淡的說著。
就這樣,Billy,這個名字,再次成為家裡的一份子了。